本篇文章4069字,读完约10分钟

编者注:在中国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并通过吸收人类制度文明的有益成果而得到丰富。它们不仅保证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为多种文明共存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更多的范式和更多的选择。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围绕坚持和巩固要改进和发展的东西,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提出了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要求。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网办和《求是》杂志联合举办了中国稳步前进网络理论传播专栏,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系列理论文章。今天,第20篇文章在Qiushi.com发布,敬请关注。

总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是巨大的精神、信仰、思想和道德支撑,对于增强社会成员对制度的认同,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核心。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在历史进程中实现文化的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社会制度总是按照一定的文化观念来构建的。制度是文化观念的外化,它体现了制度建构主体的理想、欲望、目的和价值等精神世界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对应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国土地,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这里特别强调我们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为人类制度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自秦朝以来就形成了中央集权。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官制和赋税制度。国家制度和文化逐渐融合。这种治理模式延续了几千年,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统一政局。唐以后,官书分门别类、系统化编纂,详细记载了土地税、钱币、户口、务、选、校、官、兵、刑等具体制度的细节和演变。伏尔泰在《论风俗》中谈到中国时说,当我们还在亚丁尼的丛林中漫游的时候,中国人的广袤和人口稠密的帝国就已经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被管理了,他们的政权其实是最好的。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包括行路为公的大同理想,六河同风四海一家的统一传统,德治以德治国的思想,民高于政、政养民的民本思想, 和平等的理念,即富人和穷人都是富人,损失足以弥补不足。 孝、忠、礼、耻的道德伦理,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周故国的改革精神,改革的人生道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而不同的外交方式,重和轻战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既有崛起世界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落世界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h/】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今天也可以拿来当镜子。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符合中华文明所推崇的尊重人民、保护人民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为法律服务的人强而国家弱,为法律服务的人弱而世界治;在一个国家建立一个好的法律,是一国之治等崇法的传统精神;我们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仁义、诚实和正义是一致的。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蕴含着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和自然规律;推动开放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和而不同及各民族的理念密切相关,等等。又如,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惩恶扬善、消除强奸、打击腐败、明确官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无疑对今天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一个国家的治理体制和能力,与其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线,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管理好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深刻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也需要积极总结中国古代治国的实践和智慧,充分利用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充满激情的革命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

【/h/】近代以后,由于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改变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开始探索新的民族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近代中国的国家治理试图模仿西方,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多种制度模式。然而橘子生在淮北,却苦不堪言,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和领导人民确定了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了国家权力的组织体系,然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70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同时,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高举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倡导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用科学的理论赋予中国文化先进的思想内涵,形成充满活力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的精神就由被动变为主动了。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充分发挥了创造新历史、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发展正确道路、科学理论与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决定》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我们文化的方向和发展路径。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精神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制度正常运行、社会秩序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和巩固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和核心价值观信念,即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实现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增强国家治理能力。

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构建能够有效发挥控制、引导和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成员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可以大大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提高国家治理效率。从全球来看,一些国家治理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巨大社会混乱和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正在瓦解,人民缺乏共同的价值取向,他们缺乏主导的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来引导和塑造各种社会化因素,然后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可,使社会趋于融合和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征的伟大斗争,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实力。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国家治理的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层文化结构,提高整合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掌握价值观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引导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增强自信心、理论自信心、制度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 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地团结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障碍

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它能以无形的意识和观念深刻地影响有形的存在和现实,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是巨大的精神、信仰、思想和道德支撑,对于增强社会成员对该体系的认同和确保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在历史进程中实现文化的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作者: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