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23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据美国《美国华侨报》报道,美国双月刊《太平洋标准报》最近发表了一篇亚洲记者埃伦·李(ellen lee)的自我报告,她讲述了自己在教科书中感受到的亚洲文化缺失的亲身经历。与种族相关的课程在美国中小学逐渐流行起来,但总的来说,亚裔美国人在参与的历史过程中仍然没有留下阴影。

全文摘录如下:

年纪轻轻就调查中国人的挫败感是显而易见的

我还记得四年级的社会研究项目。当时我们班在研究淘金热,我很兴奋,因为我自愿去调查那个时期的中国移民。在旧金山湾区长大,我一直知道“旧金山”在中文里被翻译成“金山”。这个词在19世纪50年代中国移民到达加州北部后变得流行起来。

然而,我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我清楚的记得我和同学去图书馆查资料,找图书管理员帮忙的时候,她很犹豫。最后,她领着我穿过一排排书架,拿出了图书馆角落里的一本巨著。查了索引后,她翻到关于加利福尼亚早期中国移民的那一页。

在旧金山这所学校的整个图书馆里,只找到了薄薄的一页。这是美国第一个建立唐人街的城市,唐人街是由移民形成的。但是,仅此而已。

那一瞬间在我脑海里停留了很久。从那时起,我开始质疑我作为一个10岁的华裔美国人,应该如何融入这个社会。中国人或者亚裔美国人整体不在史书里,我最喜欢的小说也没人提过。除了一些代表角色,亚裔很少出现在电视和电影中。

孩子们可以用正确的方式理解种族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了解像我这样的亚裔美国人,以及我们是如何成为美国的一部分的。大学的时候上了一节关于亚裔美国人历史的课,让我意识到,从童年开始,这部分课本缺失的有多严重。

一切似乎都太晚了。18岁的我,从来没有读过、看过、听过、了解过和我长相相似或者出身相似的人。我很奇怪,为什么从幼儿园到12年级,特别是小学,我从来没有学过任何关于亚裔美国人的历史故事或者他们的贡献。为什么从来没有教过这些东西?

我们的学生有亚洲人、拉丁人、非裔美国人、美洲土著人和白人。他们受益于多元文化的课程形式,尤其是在美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之后。

当你在课本上看到自己,有色人种的学生会更加投入学习,成绩更好。研究表明,白人学生也可以从受到挑战和接触新的认知中受益匪浅。加州州立大学蒙特利湾分校专业研究学院的克里斯汀·斯莱特教授说,即使是最年轻的学生也能理解。

斯莱特说:“人们会说,孩子们太小了,无法理解偏见和歧视。但是,孩子无时无刻都可以看到社会正义。不是因为他们太小不懂,而是因为成年人不知道怎么讲这个道理。"

推进多元文化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几十年来,倡导者呼吁学校提供反歧视或多元文化课程。20世纪60年代,大学开始设立民族文化研究项目,旨在从有色人种的角度审视历史、政治、文学和现实事物。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出版商出版更全面教科书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初,一群亚裔教师还游说州教育领导人增加课程的多样性,要求亚裔不应只出现在“教科书的侧栏”中。

但是美国传统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课程都是从欧洲人的角度写的。多样化往往意味着增加有色人种孩子的照片,或者创造一些有色人种必须扮演的角色。

小学班级庆祝过年、红包、舞狮,但是亚裔美国人面临的挑战和不公很快就会被遗忘。比如,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美国多年来排斥亚裔移民的法律,也没听过东南亚难民为什么要在这里重建家园的叙述。

这些曾经至关重要。他们是这个国家历史的一部分,可以传递教训。不研究这些的后果很严重:比如美国有人认为二战期间有必要监禁日裔美国人。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不公平的事实,那就是12万无辜的美国人将仅仅因为他们的祖先不同而被监禁。

然而更糟糕的是,当亚洲人最终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

大都会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尼古拉斯·哈特勒普(Nicholas Hartlep)2016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k-12教科书和教师手册,发现亚洲群体最受忽视,也是遭受种族歧视最多的群体。教科书通常依靠龙、筷子和“东方”字体等隐喻来描述亚洲人。亚洲人的多样性被忽略了。很多时候,亚洲人经常以刻板的角色出现,比如工程师。

趋势可能会逆转。每场比赛都很重要

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教师也许能够帮助克服多元化课程中的挑战,但他们很少,也很薄弱。在加州,65%的k-12教师是白人,而有色人种学生的比例高达75%。这种不平衡带来了很多问题,从无意识的偏见到缺乏以一种舒服的方式谈论种族和文化的能力。

但是一些老师也在寻找机会让学生接触亚洲问题。在旧金山,菲律宾教育合作组织正在向小学生和高中生讲授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史和美国的菲律宾移民。

尽管遭遇挫折,但这一趋势最终可能会逆转。去年,加州立法者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所有公立高中必须进行种族研究。这种趋势可能会逐渐感染这一地区的中小学,让真正的多元文化课程进入课堂。

这些向美国最年轻的群体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无论你来自哪个种族,你的历史都很重要,你的故事也很重要。(陈深编)

编辑: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