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9字,读完约4分钟

美国总统特朗普(数据地图)

最近,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接连采取行动。6月16日,美国众议院亚太小组通过《台湾旅行法》提案,提出大幅放开美台官方交往水平。6月28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将涉台提案纳入2018年《国防授权法》(National Authority Act of 2018),包括允许美国海军军舰例行停靠高雄或台湾任何其他合适的港口,以及允许美国太平军司令部接受台湾的入港请求。其涉台内容比2017年《国防授权法》更激进。然后在6月30日,特朗普政府向美国通报了其第一起对台军售案。该军售案价值约14.2亿美元,包括7个项目,包括台湾一直争取的攻击性agm-88反辐射导弹、mk48鱼雷和agm-154联合防御武器。目的是增强台湾f-16战斗机的远程地面打击能力,增强台湾搜索攻击雷达和潜艇设备的能力。

美国推动的涉台法案尚未通过,新一轮对台军售也将进入国会审批程序。最近台湾在美国政界的关注度上升。特朗普上台后在台湾问题上抛出第一张牌,反映出以下问题。

首先,这是美国对台政策长期以来两面性的表现。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单方面制定的《台湾关系法》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历届美国政府都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中国政策”的组成部分,这增加了他们在台湾问题上的两面性。中方深刻理解美国以《中美联合公报》发展中美关系、以《台湾关系法》促进美台实质性关系的双面做法,一直在努力减少美国涉台政策的负面影响。美国对台军售是中美关系中的“老问题”。特朗普上台后,中方要求美国“谨慎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希望看到美国挑衅中国核心利益,损害中美关系大局。然而,特朗普出于国内政治、中美谈判、美台关系的考虑,推出了这一轮军售,这再次表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负面影响会不时产生,这是中美关系长期以来不得不面对和处理的问题。

其次,美国“亲台派”声音高涨,加大了特朗普对台政策的压力。为了寻求美中合作解决朝核问题和经贸问题,特朗普一度冷处理,未能做好对台军售准备,遭到美国亲台势力的强烈批评。美国亲台派主张将台湾纳入特朗普的亚太战略,否则会导致“战略缺口”,还声称“中国不能定义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近年来,这种在美国逐渐凸显的声音认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在迁就和逐渐接近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不利于美国在台湾海峡扮演离岸平衡器的角色,也不利于维持台湾“事实上独立”和两岸长期分离的现状。6月15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在“加强美台关系”听证会上表示,特朗普政府“没有必要”推迟对台军售,美国应该“定期宣布对台军售”。23日,8名美国参议员联名致信特朗普,要求立即向国会通报对台军售情况。迫于压力,美国国务卿蒂尔森、国防部长马蒂斯和代理助理国务卿董尚云一再声明,“美国遵守其根据《与台湾关系法》所作的承诺”。面对国会亲台势力的一系列行动和压力,特朗普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妥协,以寻求国会在国内政治议程上的支持。

最后,美国支持台湾的立场不会改变,但还有一个政策措施。蔡英文上台以来,争取美国对台军售,推动国内防务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台湾所谓的不对称作战能力和“守坚守”、“重威慑”的能力。这一轮军售大多属于蔡当局在奥巴马执政期间推动购买的物品,部分进攻性武器也符合其国防战略调整的需要,以此表明美国对台湾的重视和支持。但进一步看,特朗普政府仍在中美关系框架内扩大了美台实质性关系,并未将蔡英文叫嚣购买的f-35战斗机等先进武器纳入军售项目,且金额控制在2015年12月奥巴马任期内最后一次对台军售规模之内,说明美国已提前评估了此次军售对中美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避免颠覆中美关系。在台湾寻求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破产和巴拿马与台湾“建交”后,特朗普政府知道处于执政困境的蔡英文迫切需要美国的支持,但也意识到美国对台湾的援助政策必须有一定的度。美国仍然对台湾海峡两岸实行“双重威慑”政策,不希望看到美国的政策被曲解,从而刺激蔡当局和岛内“台独”势力“依靠美国抵抗中国”的幻想,甚至推动“台独”。

对美打“台湾牌”,中国要分清战略,分层次处理。我们不仅要让美国感受到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后果,还要在中美冲突中给蔡英文当局留下一个牟利的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美关系研究室副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王

编辑: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