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20字,读完约14分钟

今年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李时珍(1518 -1593)诞辰500周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称李时珍为中国的大科学家,称赞《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同时,李时珍也得到史学界的充分肯定。如果我们看看当代国内对李时珍的评价,就会对他的历史贡献有更清晰的认识:“医圣是中药学的一大成就,《本草纲目》是对1892种药物的描述,已经广泛使用了30年。造福民生,延长多人寿命!魏主将与国运长存。”可见,美国中医科学院分别于2018年7月22日和8月4日举办隆重的纪念李时珍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我还会用下面这段文字来说明,纪念李时珍是非常及时的。

1.李时珍的医德

把李时珍放在他那个时代去了解他在医药方面的成就,我们当然自卑。我觉得我们纪念李时珍,不是拿他的学术功底和他比,更重要的是他的事迹,他的经历,他的性格因素。我把这些人格因素称为他的医德。当然,医学伦理学与现代科学哲学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目标和科学范式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

李时珍虽然出生在医生家庭,但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当时都是名医。但由于医生的社会地位远低于考官,父亲拒绝让他学医,希望他投身科举。然而,他坚定地选择了学医当医生。他给父亲写了一首诗:“心如铁石,身如逆水行舟。希望父亲遵从儿子的意愿,我到死也不怕困难。”所以,父亲见他身强体壮,就答应他自己选择职业。后来凭着自己的医术和名声,他真的有机会进入权力的氛围,名利双收。曾在四川省蓬溪县任县令,后辞职回国。1551年,李时珍因医治富顺王的儿子朱厚的病而出名,被武昌楚王聘为王宓的“祭祖堂”,也负责好医疗机构的事务。1556年,李时珍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并被授予“太医院刑”一职。在此期间,他有机会欣赏宫廷和皇室收藏的丰富古籍,并提取了许多医学资料。并且看到了很多平时很难看到的药物标本,大大拓宽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但由于名利双收,在泰医院服务不到一年就辞职回家专心写作。

李时珍一丝不苟的求知精神,说明他视医学为生命。他经常去山区和荒野调查和收集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标本。对于一些有问题的草药,都是亲自栽培尝试,获取第一手知识。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大师陶弘景就曾说过:“穿山甲可以水陆两栖。白天,它在岸上打开鳞片,引蚂蚁爬进去,然后合上鳞片,跳入水中,让蚂蚁浮在水面上,把它吞下去”。为了证实这句话,李时珍进山躲在穿山甲出没的区域,对其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他还亲自解剖了穿山甲,发现它肚子里有一升多的蚂蚁,证明它的确是一种吃蚂蚁的动物,但是吃蚂蚁的方式和陶弘景说的不一样,就是打开巢,用舌头舔蚂蚁,纠正了前人的错误。

李时珍曾经听说过一种叫曼陀罗的植物有一种奇怪的效果。他决心找到它,并进一步研究它。李时珍在采药时发现曼陀罗。正如村民所说,他用曼陀罗酿酒。几天后,李时珍决定亲自品尝曼陀罗。他喝了一口,味道很香。再喝一口,舌头甚至整个嘴巴都麻木了;再喝一口,人就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就哄堂大笑,手脚不停的跳舞;最后,他失去了知觉,倒在了地上。别人给他解药,让他脱离危险。醒来后,李时珍激动不已,赶紧记下曼陀罗的来历、形态、习性、生长期,记下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用、功效、反应过程。有人抱怨他太冒险,他却笑着说:“你不试试,怎么判断它的功效?”另外,不能带病人做实验!“就这样,另一种可以用作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这些事迹充分说明,李时珍把对医学的追求作为开拓新世界的途径。

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我们启发。有一次,在路上,他看到一群人抬着棺材去送葬,棺材里的血直往外流。李时珍向前一看,见流出来的不是淤血,而是血,急忙拦住人群,说道:“快站住,棺材里的人还活着!”他们听着,看着对方,不敢相信对方。人已经死了,开棺材打扰老朋友是不是太倒霉了?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再三劝说,终于让主人答应打开棺材。李时珍一开始做了个按摩,然后心脏打了一针。不一会儿,她发现棺材里的女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过来,众人顿时欢欣鼓舞。不久后,女子生了一个儿子,于是人们传言李时珍用银针救了两个人的命,有一种奇妙的起死回生的方法。

李时珍从来不为了钱,为了生存而入药。所以他对别人的待遇基本是免费的。这和我们今天的免费门诊差不多,不是为了盈利。

二:李时珍的成就

当然,李时珍最重要的著作是《本草纲目》。还有代代相传的《奇经八经》、《湖滨脉学》;但《明门考》、《环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柯南》、《天后论》、《白花蛇传》等。,都丢了。他的其他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的。而它最大的贡献当然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其实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称谓。一般认为,李时珍以前的本草书中药物的分类系统有三种:一是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二、按药物的天然属,如草、木、虫、兽、鱼;再次,以上两种方法混合使用。关于《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学术界大多认为李时珍的方法是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类,基本上与进化孕育生物的顺序不谋而合。即“由便宜到贵”“由微到巨”的一般原理,“振动只是为了分离物品”的方法,“分析品类和家族”的方法。并明确无机物、植物、动物三个层次。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晓霞教授对学术界的这一普遍观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老玉、石、水、土混,虫、鳞、介不分,或虫入木,或木入草。今天每一列都是一个部门,先有水有火,后有土,土是万物之首,万物之母。接下来是黄金和石头,然后是土壤。草、谷、菜、果、树,从微到巨。第二是衣服和器皿,第二是草和木头。其次是昆虫、鳞片、介体、鸟兽,最后是人,从便宜到贵。”这是很多学者倡导李时珍分类法中“由微到巨”、“由贱到贵”的所谓生物进化思想的主要依据。但纵观全书,会发现李时珍是按照水、火、土、金、木五行分类划分的,高于其他11位。”

张晓霞教授说:“把‘火’作为药物分类的一个独立范畴,是李时珍的发明创造,在《本草纲目》之前的《本草纲目》中是前所未有的。仔细阅读《本草纲目》的消防部也会发现,它的结构和全书‘首先产品是解名正名;第二次是集体解决,了解它的产生、形态和采用;第二次是分辨是非,分辨其可疑,纠正其谬误;时间治愈,我愿燃烧也;二、气味,清晰度;第二是参加,记录也是;其次为发明,疏义也;“附方用方”的体例有显著差异。首先,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单单把‘火’列为一个范畴,李时珍专门写了《本草纲目》其他部分没有的“阳火阴火”一节;其次,11种‘火药’完全没有气味记录,有些所谓的药(如火)甚至没有适应症内容;最后,《消防部》讨论最多的是“集体解决”和“发明”。李时珍广泛收集了100部经史子集的相关资料。这些内容与其说是本草学的牵强附会,不如说是考证学的。更准确,更合理,更合适。”因此,张晓霞教授的结论是:《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分类是五行和自然属性分类的混合。"

如果说《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的分类是一个伟大的创造,那么张晓霞教授的解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五行学说产生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在《内径》中有所体现。所以五行学说是历史上存在已久的学术经典。自然属性不用说,就是李时珍自己观察分析所获得的感悟和知识。

哲学诠释学有两个关键术语:视域融合和有效历史。视觉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可以直接面对的世界,当然是直接的、现实的。李时珍总结了《本草》的自然属性,可以称之为视界融合。有效历史是大历史和小历史对当下要知道的事情的影响。大历史是全世界的文明史,是民族国家的文化史,小历史是待知事物的认知史。是公共知识的历史积累。五行学说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运用是诠释学有效史的具体样式。

解释学在一定层面上是认识论,然后在实现解释学循环后,以脚踏实地的方式进入了本体论层面,升华为认识论和本体论相结合的新综合。一个特定的学科一旦进入这个层次,就拥有了哲学上本体论承诺的特权。理解的过程是原视界与现视界的交织与融合,既包容又超越,其中既有预理解依赖于理解,又有理解依赖于预理解,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部分与整体的循环,作品本身与作者心理之间的循环,作品与其范畴之间的循环。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上述解释学循环的步骤都是现成的。真正标志着解释学循环的关键一步,是作者与作品的互动在作者的认知世界中实现了无缝循环,真正从认识论的知识层面转变为本体论的存在层面。这最重要的一步是它在《本草纲目》中的整体结构。《本草纲目》共16卷52卷,约190万字。书中收录了各种本草学家收集的1518种药物,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374种药物,共计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收集古代药师和民间单方作品11096件。该书附有1100多张药物形态学图表。这部巨著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它是中国直到16世纪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学著作。”

对于李时珍的药方,随便举几个例子,就能明显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露水,秋天露水重的时候,早上去花草那里收。气味香甜,扁平,无毒。主治:可将润肺杀虫之药煎服,或将治疥疮虫疖之粉制成外用药,可增强疗效。①白花露:止渴。②百花乳液:能使皮肤健康。③柏叶洗剂、炉甘石洗剂:每天早上洗眼可以增强视力。④韭菜叶露:治愈白癜风。每天早上涂在患处。明石水明:又名方珠水。朱芳是一只大蛤蜊的名字。在月明之夜,你可以捕捉朱芳,把水储存在它清澈纯净的壳里,那就是朱芳水。气味香甜,冰凉,无毒。适应症:可用于洗眼、除雾、明目,喝这种水,还有安神的作用,还可以缓解儿童的发热。

浆液,解读:又称酸奶。玉米煮熟后,放入冷水中浸泡五六天。味道变酸,表面出现白花。带水入药。但是,如果被泡坏了,水是有害的。酸甜可口,温和无毒。主治:呕吐腹泻(水煮干姜加糖浆),暴饮暴食腊肉,引起抽筋闷闷(水煮稀饭加糖浆,加少量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患处用糖浆和盐浸泡,需用水冷却进行热交换),脸上黑痣(每天晚上用热糖浆洗脸,然后用布擦红,用白檀磨汁搓),骨鲤。浆液还能调节引气、开胃、止渴、除烦、入睡、调理脏腑、利尿。

东墙土,其名:老房子东墙的土叫东墙土。气味香甜,潮湿,无毒。适应症:①突发性心痛。用陈年东壁土和枯矾各两元,研成末,制成密丸,与汤艾同服。②吐泻、药物中毒、乌头毒等。用陈年东墙土煮汁喝。③眼部血管翳。每天用东墙土的细端贴在膜上,还不如流泪。④脱肛。用皂荚研磨,翻炒,放入布袋中,趁热烫肛门突起。⑤痱子痒。用东墙土干粉。⑥耳疮唇疮。适用于东墙土和胡芬。⑦流水。用老茅屋厨房土墙上的土,磨到底,加甘汞敷上,半个月就好了。⑧各种恶性疮。用东壁土和大黄平分(也就是一半代表一半),滴水拌匀,搓在疮上,等干了再擦。⑨背上痈。熏东墙土,加黄等份,涂贝壳粉(蛤,小蜗牛,生于湖泥,俗称砚)和东墙土粉。

《本草纲目》记载,用怀菊花作枕,可明目。而且对中风、面瘫、破伤风、小儿惊风、风湿(关节炎)等都有好处。适应症:①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作为三钱,磨成粉末。每份一元半,茶叶调剂。②膝风痛。菊花、艾蒿做护膝。③病后。用白菊花、蝉蜕,分末,加少许蜂蜜,水煎。④女性阴肿。用洋甘菊苗把汤汁打烂,然后抽洗。⑤眼睛昏花。用1公斤甘菊花和62对红辣椒(去网),磨成末。加入汁和肉丸,如大。每粒50粒,睡前给茶。

这些方剂是李时珍《本草纲目》实现其诠释学循环本体论承诺的充分证据。

3.李时珍的启示

综上所述,李时珍的成就,在我看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药学上,我们坚持中医基础理论,即阴阳五行学说。从表面上看,药物似乎很难贯彻中医的传统,但李时珍已经把它变成了药理学的预理解结构,把那五种元素有机地融入了保健之中。在此基础上,他加入了对他那个时代所有药物自然属性的分析和综合,从而潜意识地构建了一个符合解释学原理的认知系统。

其次,李时珍把具体的药方变成了一个本体论的循环来验证他的解释学体系。这样,他的认识论体系就转变成了本体论体系。这样,他的理论就成了一个坚实的存在。近九千种药物的体系,当然是李时珍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这种严谨有序的一致性反馈到整个系统。这自然是解释学循环的具体表现。

第三,李时珍将药物的作用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融合成类似于当代系统科学的基因-表型同构关系。

受李时珍的启发,我想谈谈一些与中医现代化有关的问题。

一是理顺中医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关系。同构是认识论的原则,对中医来说更重要。药物的性质和疾病的症状实际上是在中医的基因-表型同构中。同理,穴位与其适应症的关系也是基因-表型关系。按照这个思路,中医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第二,中医现代化要尊重以前对中医历史及其传统的认识。这就是解释学中的历史效应。所谓阴阳关系,永远不能简单的按照映射-等价同构关系来理解,比如天-暗,男-女,冬-夏,等等。基因-表型同构引入后,阴阳关系会变成互补与对立的组合。同样,五行关系也会产生重大的质的突破。特别是对于中医的适应症,一定要有明确的认识。亚健康状态的调整,自然的和谐,养生健身的预防目标,都可以在人与自然的基因-表型关系中观察和理解。这可能会导致中医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三,在诠释学视域融合的认知条件下,中医现代化途径必须选择当代诸多基础理论进行自身改造,而不是选择现有的仪器、现有的药物、现成的西医理论进行中医改造。那本质上就是消灭中医。中医是一个具有演绎性质的整体论理论体系。西医是一个具有归纳性质的个人主义理论体系。照搬西医的结果只能让中医走向死胡同。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整体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奠定了所有整体论理论的基石,进而产生了信息论和控制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奠定了整体论理论体系的繁荣。中医必须借鉴这些理论,改革自己的理论武器。

第四,是非技术问题,而是医学人格问题。我认为现有的中医应该树立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像李时珍一样把中医当成自己的生命。如果所有中医同仁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各尽所能,中医现代化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吴,美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吴诊断出病人

编辑:刘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