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4字,读完约5分钟

心情愉快

《中朝条约》到期后,全球核军控条约只剩下一个《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该条约将于2021年到期,之后将进入令人担忧的“无核军控条约时代”。

8月2日,正在泰国曼谷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宣布美俄于1987年12月8日签署并生效的《美俄中程弹道导弹条约》(inf)正式失效。在声明中,蓬佩奥声称俄罗斯一再违反《中程核力量条约》,“证据确凿”,因此它“必须对《中程核力量条约》的无效承担全部责任”。

事实上,自2018年10月20日以来,特朗普在以固执著称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的敦促下,多次以“俄罗斯未履行inf义务”为由,声称退出inf。

今年1月16日,美国负责军备控制和国际安全的副国务卿汤普森宣布,“除非俄罗斯出示其履行《中程核力量条约》的证据”,否则美国将从2月2日起暂停其inf义务,并在60天内撤出。2月1日,蓬佩奥宣布,美国将根据《中程核力量条约》第15条正式启动为期180天的“退出该集团”进程。

8月2日是这个“180天”过程的到期日。不久前,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斯珀在美国参议院作证称,美国将“在8月2日之前”遵守inf义务,“只会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过去180天的事态发展使大多数观察家相信,终止inf没有悬念或变数。8月2日《蓬佩奥声明》发布后,一些欧洲媒体(如法国《新观察家报》)甚至发出了“inf已死”的哀嚎。

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想通过“退出集团”来摆脱核威慑能力的国家,但俄罗斯方面是最大声的一个最初呼吁退出inf的国家。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inf“不再符合俄罗斯利益”,但他不敢宣布退出。

究其原因,是俄罗斯国力和国防能力相对下降。在2002年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开始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压力下,在“磨矛”(打破inf限制发展中程导弹)和“修盾”(与美国平等发展反导系统)之间摇摆不定。

2010年,在奥巴马“推动全球无核化”的背景下,美俄达成“逐步削减战略武器”的协议,双方似乎找到了除“磨矛”“修盾”之外的“第三条道路”。但随着特朗普上台,处处刻意“反奥巴马”,这“第三条道路”变得“不一样”,双方又回到了“围绕军控条约博弈”的状态。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远程无人飞行器等新型远程攻击系统上取得突破,实际上是在矛和盾方面攻击恐怖的平衡。正是因为对“失衡”的恐惧,俄罗斯才会在前几年率先威胁“撤退”;正是出于同样的担忧,俄罗斯一方面试图保持inf,另一方面指责美国“犯规”。

美国2月威胁“退出集团”后,普京一方面不愿意采取“心软”的态度,以免得罪国内民族主义者,给了特朗普“习惯性得寸进尺”的机会;另一方面,他知道俄罗斯“跟不上”,希望尽可能控制局势的扩大。

但特朗普显然不这么认为:8月2日晚些时候,斯珀发表声明称,“既然俄罗斯实际上已经突破了inf约束,美国将全面发展中程弹道导弹”。问题是,中程弹道导弹部署在哪里?

显然,如果部署在美国,对俄罗斯或远东“假想敌”的威胁微乎其微,甚至不存在。如果美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引导,就必须部署在欧、日、韩等“前线国家”,而对手的“对等反击”将直接覆盖“前线国家”,而美国本身则脱离了战争灾难。

正是这种“不平等”导致了北约欧洲盟国的愤怒和压力,促成了inf的签署;虽然时代变了,情况还是一样。特朗普政府明显的以邻为壑的做法将在“前线国家”遭到强烈抵制。

inf“死亡”后,全球核军控条约只剩下一个《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该条约将于2021年到期,之后将进入令人担忧的“无核军控条约时代”。俄罗斯分析家萨维列夫等一些分析家认为,这将导致“美俄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和冷战阴影的复活”。

但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副研究员罗·皮洛特(Luo Pillot)等其他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美俄实力悬殊,“前线国家”对美国“复活”漠不关心,美国继续使用导弹防御系统。以远程“三位一体”核威慑和最先进常规武器系统为骨干的军事体系,显然比全面发射弹道导弹计划(尤其是需要“前沿部署”的中程弹道导弹计划)更具性价比,因此,“退团”更多的是一种施压的手法,一种显示实力的姿态,世界可能进入一个“冷和平”的新时代。

□陶短房(专栏作家)

新闻推荐

搭载“天空运动”,这款中国自行车“精致”

这款搭载“天空运动”的无人自行车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据新华社洛杉矶8月2日电(记者谭晶晶)近日,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