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1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团队公布了世界首例新冠肺炎疫苗动物实验结果,该实验安全有效

【/h/】5月6日,中国科学家率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SARS-CoV-2疫苗的动物实验结果。

【/h/由于病毒的新颖性,目前还没有针对sars-cov-2的特异性治疗或疫苗。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有效的sars-cov-2疫苗。

【/h/】6日,《科学》杂志官网公布,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带领的团队,与浙江省疾控中心张景山团队、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团队、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SARS-cov-2 Anin活化疫苗的快速研制》(SARS-cov-2灭活疫苗的快速研制)。这是新冠肺炎首次公开报道的疫苗动物实验研究。【/S2/】4月19日,本文预览版在生物科学预印平台biorxiv上发布。

此外,许多sars-cov-2疫苗正在研制中,如dna疫苗、rna疫苗、含有病毒表位的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纯化灭活病毒疫苗等。

从感染SARS-CoV-2的11例住院患者(包括5例重症监护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出多株SARS-CoV-2,其中中国5株,意大利3株,瑞士1例,英国1例,西班牙1例。这11个毒株在基于所有可用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广泛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流行病毒种群。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选择cn2菌株进行疫苗制备,研制出纯化的灭活SARS-CoV-2候选疫苗(以下简称候选疫苗或疫苗),并进行了中试生产。该疫苗可诱导小鼠、大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产生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这些抗体能有效中和其他10种选定的代表性SARS-CoV-2毒株(cn1、cn3-cn5和os1-os6),表明它们可能对世界上广泛流行的SARS-CoV-2毒株具有潜在的中和能力。

为了评估疫苗的免疫原性,在小鼠分别在第0天和第7天接种不同剂量的候选疫苗后,没有观察到炎症或其他不良反应。SARS-CoV-2的S蛋白和rbd特异性igg在免疫小鼠血清中迅速产生,并在第6周达到最高滴度。Rbd特异性igg占S蛋白诱导抗体的一半,提示rbd是主要免疫原,与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学特征非常相似。与恢复期患者血清相比,该疫苗诱导了较高滴度的S蛋白特异性抗体。

接下来,研究人员使用微量中和试验(mn50)来确定一段时间内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水平。结果表明,大剂量免疫的中和抗体在初次免疫后第一周出现,在强化免疫后第二周显著升高,在第七周达到高峰,而对照组未检测到SARS-CoV-2特异性抗体反应。研究人员还在老鼠和不同菌株的实验中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然后,研究人员在用该疫苗免疫的恒河猴身上进行了一项挑战性实验,以评估该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在第0、7和14天用不同剂量(3 μ g和6 μ g)接种恒河猴。结果表明,S蛋白特异性igg和中和抗体在第2周被诱导,第3周继续增加。抗体滴度与恢复期新冠肺炎病患者血清相似。

在 之后,研究者在第22天对病毒进行了攻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后恒河猴的病理变化和病毒载量明显降低。感染后第7天,咽喉、肛门和肺部未检测到病毒,也未观察到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感染后第7天,中剂量组在咽喉、肛门和肺标本中部分检出病毒,但病毒载量较对照组下降约95%。结果表明,6微克剂量的候选疫苗可以提供对SARS-CoV-2的完全保护,而3微克剂量的疫苗具有部分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来验证疫苗的安全性。他们发现所有接种疫苗的恒河猴都没有发烧和体重下降,食欲和精神状态保持正常。在血液和生化分析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关键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4、il-5和il-6)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此外,在第29天,对接种疫苗的恒河猴的肺、心、脾、肝、肾和脑等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病理评价表明,疫苗没有引起显著的病理特征,表明候选疫苗在恒河猴体内是安全的。

【/h/】【/S2/】基于以上研究成果,2020年4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由北京科兴中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兴控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科莱福”进入临床研究,4月1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遂宁县正式启动一期/二期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张艳研究员;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科兴新冠肺炎灭活疫苗项目总经理尹卫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祥喜;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李长贵研究员;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研究员鲁金星是这项研究的相应作者。科兴灭活疫苗项目总经理高强、中国医学科学院鲍博士、浙江省疾控中心毛海燕博士、科兴中卫病毒疫苗项目主任王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中心徐康伟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敏南博士为论文合著者。(本报记者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