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0字,读完约4分钟

惊人的美味和饮食文化 正文|舒 周末给儿子打电话,大学生一个人很担心。他说校园平安无事,只有一个从武汉回来的留学生自愿去校医中心报到。考试没什么问题,大家都放心了。但是后来,儿子很生气,问,我真的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吃蛇和蝙蝠。为什么?我儿子的问题我真的没有答案。 我还记得很多年前,暑假回家探亲的时候,亲戚朋友迎接我们,点了一大桌好吃的。我儿子当时还小。他接过我递给他的鸡腿,咬了一口。然后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停下来问我,什么事?好像不是鸡腿。我犹豫了一会儿,低声告诉他,那是个鼓槌。 他问为什么:青蛙是什么?我支支吾吾地说:嗯,青蛙就是青蛙。 没想到儿子沉下小脸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吃青蛙!他一边说,一边用餐巾往嘴里吐青蛙肉。我心里后悔不该让他知道真相,但反而最好不要欺骗孩子。 我怕儿子把饭搞砸了,就和他小声商量。青蛙怎么了?谁告诉你不能吃的?儿子生气地说:“我就是吃不下青蛙。你忘了我读过这么多书。青蛙是王子,也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吃到好朋友的肉吗?”这个问题让我无语。 我怎么忘了我儿子一开始看的青蛙系列可以像几个宝贝一样聚在一起,包括青蛙和蛤蟆是朋友,青蛙和蛤蟆在一起,青蛙和蛤蟆在一起的日子,青蛙和蛤蟆一年到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儿子小时候是和青蛙一起长大的,看青蛙的故事,看青蛙的漫画。青蛙是他在童真世界里的知心朋友。你让他吃蛙肉,感情上没有任何意义。儿子看着别人把青蛙腿吃得漂漂亮亮的,低头不吭声。我猜他一定很难过。有了青蛙事件,他每次吃饭都会仔细的看桌上的食物,看看有没有他的好朋友再被当成中餐。我有点心疼,不禁在想,为什么在美国长大的孩子都这么单纯? 那年暑假回来,儿子写了两篇作文,都是关于我在国内的所见所闻。我看了他的短文,津津有味地讲了怎么爬长城,怎么吃北京烤鸭,却只字不提吃青蛙。我很惊讶,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写。他一定印象特别深刻。我儿子耸了耸肩。我觉得吃青蛙很恶心。我不想被视为一个卑鄙的人。听了他的解释,我想笑,但是笑不出来。 吃饭真的是渗透着一种文化。饮食文化的立足点应该是体现文明进步,注重健康卫生,但现实并非如此。在我们长期的饮食文化中,要注意饮食得体,就是要好奇,要不落俗套,要与众不同。即使在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精髓的《红楼梦》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看看贾府过年吃什么。有狍子,狍子,熊掌,野鸡,鹿肉。有一次中秋节,他甚至吃了风腌狸猫。全是野味。似乎只有这些稀有的东西才有资格上桌,这是我们饮食文化的一大收藏。吃野味有这么长的历史,所以不难理解有那么多人扑杀贩卖野生动物,那么多人尽情享受这种游戏。 之前看过很多电视节目,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美食的看法,经常被敢于吃的中国人惊呆。比如骄傲的自称什么都吃的,天上有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下有腿的除了桌椅不吃。中国人在其他方面的创新能力是显著的,但吃东西绝对不缺奇思妙想。喝了活蛇的血,喝了活猴子的脑,吞了一只小老鼠,听起来都很吓人。我不知道这美味的食物有多美。 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总有一种原始的粗糙,充满了太多好奇的快感。很多时候,吃饭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饥饿,解决温饱,提供营养,还有吃什么,怎么吃,这几乎成了衡量一个人地位的尺度。这种饮食文化可以演绎出各种奇怪的烹饪方法,有些甚至很残忍,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做出令人惊艳的美食。 虽然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罪魁祸首是什么,众说纷纭,但野生动物终究逃不过。只过了十七年,狼又来了!但是我介绍自己进房间怎么办? 作为人类,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众生。因为这个星球还是共生体,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 著有散文集《千里寻你》,小说、散文作品发表于《青年作家》、《洪宗》、《鸭绿江》、《百种散文》、《新疆文学》、《华侨报》、《世界日报》、《解放日报》等。他曾获得第二届全球华人散文比赛优秀奖和第22届美国华人新文学小说与散文奖。他的作品被选入各种收藏品中。现在住在美国DC的华盛顿州。 欢迎关注:怡然空房 原标题:《惊艳美味与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