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2字,读完约2分钟

前几天上映的各种雷人抗日剧让网民热议,电视剧中包括《手裂鬼子,手雷爆破飞机》等文案。 央视评论雷人抗日剧不尊重历史,是愚民主义,影响不好。 但是,这部滑稽剧的收视率很高,抗战主题的素材的利益经常达到200%。 ( 4月10日央视)
专家大致阐述了这种市场诉求,只强调制作者“符合观众的兴趣”。 观众到底有什么“爱好”? 我认为我有以下两点。

爆料:娱评:雷人抗日剧为何收视率很高

其中之一是娱乐心理。 观众并不不知道抗战史的痛苦,也并不忽视这一民族灾难史。 正是这个历史太重了,当他们看到真相的时候,反而会从心里产生羞耻感、愤懑感,这种感觉自然会让人不快。 这也是“南京! 南京! 》等真实反映抗战历史的电影票房惨淡的原因之一。 相反,就像充满雷人情节的抗日剧一样,能给人们带来轻松的喜悦。 人们明明知道假胡说八道,那也像哈丽特。

爆料:娱评:雷人抗日剧为何收视率很高

这种心理其实是我们的共性心理,这也是快乐结局特别吸引人的心理来源,即使是不得已的悲剧,也一定会附加安慰人的情节。 所以梁祝在两次殉教后都变成了双飞的蝴蝶,在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墓地里诞生了“相交通”的梧桐树和双飞鸟,像西方的恋爱悲剧一样,罗密欧和朱丽叶死后没有任何动静。

爆料:娱评:雷人抗日剧为何收视率很高

其二,对现实的无力感和逃避心理。 很多人对现实中的日本有非常多复杂的心理。 特别是近年来,国土纷争、外交和经贸上的纷争,总是让国民愤慨,无力,只能从抗日剧中寻求安慰。 很多人觉得“看到鬼子在英雄们的枪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我就松了一口气”。